病理学教研室简介

广东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的前身是湛江医学院病理教研组,始建于1958年,于1982年改为教研室。198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全国第三批(湛江医学院学院首批)硕士授权点。1987年至1999年连续12年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学科或重点扶持学科,2003年至2006年再次被评为广东省重点扶持学科。自1987年起,一直是湛江医学院(广东医学院)的重点学科;1992年起一直被评为广东省或学院的重点课程、2007年被评为广东省精品课程、2013年被评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多次荣获教学和科研先进单位。

病理学教研室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许多已退休的老教授都做出了重大贡献,包括当时全国知名专家董翰基教授(第一任主任)和沈淑静教授(原副校长),还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唐慰萍教授(原主任)、全国模范教师孙宁教授(原教务处处长)、广东省教学名师陈小毅教授(原主任)等。病理学教研室现有教师15名,其中教授2名、主任医师2名、副教授5名,讲师6名;博士生后导师1名、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者6名,广东省千百十人才省级培养对象1人、校级培养对象4人,粤西扬帆计划1人。

病理学教研室坚持以"教学是学科的生命线"为宗旨,进行规范化、制度化的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实行教学资料档案化管理,严格执行主讲教师制,坚持集体备课和预讲课评制,严把教学质量关。重视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以教研促进教学水平提高,以教改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病理学教研室一直承担着研究生及临床本、专科病理学和检验、五官、口腔、影像、信息等不同层次的病理学的教学任务。近年来,先后承担省级等教学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0余篇。"病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获广东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为适应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要求,病理学教研室教师全体教教师勇于开拓、敢于创新,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病理学课程建设及综合配套性改革,其主要表现为:依托我院投资500多万元于湛江东莞两校区组建的整体建设水平达到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同类实验室先进水平的形态学教学平台,开展病理CAI配套教学、以多媒体网络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的病理实习教学和基于网络环境的《病理学》自主探究式教学,进一步建立现代病理学开放性、多媒体、立体性教学空间的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病理学较为单一、抽象教学方式,优化了讲授和学习过程,促进了现代病理学教育思想、内容、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转变,教学成效显著。1996年病理CAI配套教学课件获学院CAI课件评比优秀奖,1997年获全国CAI课件评比优秀奖,2000年《现代化教学手段及立体化的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应用》荣获广东省高教厅教学成果二等奖,2004年《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中病理学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获广东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年《病理学网络课程》获广东省医药类教学媒体教材评比三等奖,《病理学课程建设和教学》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构建混合型病理学教学模式》分别于2008年、2013年获广东医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

病理学教研室以华南地区高发而素有"广东瘤"之称的鼻咽癌为重点研究对象,确定四方面为主攻研究方向:(1)鼻咽癌转移研究。(2)鼻咽癌血清学诊断的研究。(3)鼻咽癌病因研究。(4)鼻咽癌放射病理学研究。近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论著360余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100余篇。获各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包括卫生部乙等奖一项,广东省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广东省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湛江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等奖六项。

在新的征程上,挑战与机遇并存,艰难与成功同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广东医学院的大力支持下,病理教研室全体同志将一如既往,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努力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Baidu
sogou